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申论标准预测试卷(九)答案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 2010-08-19 大 中 小
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申论标准预测试卷(九)答案及解析
标准预测试卷九
一、材料内容概括
材料1: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在教育公平方面取得的成就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材料2:湖北黄石一些公立小学开设贵族班,损害了教育公平原则。
材料3:铜川市第一中学新校区招生看家长工作单位的做法引起群众质疑。
材料4:高校助学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子迈入高校门槛。
材料5: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学生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面临困难。
材料6:高校招生降低本地生源名额,扩大外地招生名额。
材料7:高考移民对教育公平形成挑战,解决此问题还需创新机制。
材料8:实现教育公平,需要对利益格局进行调整。
材料9:高考加分政策水分多,政策公平性遭质疑。
二、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扩大。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基础教育公共资源,诸如教学设施、师资力量配备、财政投入等方面远远比不上城市。
二是公共教育资源向特定人员倾斜。比如,某些学校存在贵族班、重点班,只招收政府工作人员家庭子女等,损害了学校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
三是高中、大学招生录取工作中,存在不同区域录取分数差别过大、优势阶层利用职权为子女虚假加分、招收本地生源名额过多等现象。
四是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学、完成学业存在困难,高校中农村生源减少。
2.答案提示
长久以来,重点高校生源本地化一直广为诟病。对异地考生而言,进入国内一所理想大学深造可能要比当地考生更加艰难,这无疑破坏了高考的公平性。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国内重点大学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里重点高校扎堆,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重点高校则寥寥可数,重点高校生源本地化无疑意味着“教育鸿沟”将进一步拉大。
重点高校生源多元化,扩大外地招生名额,不仅可以最大可能地使所有考生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维护高考的公平性,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解决由于经济及教育差距而导致的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学生入学难的问题,从而避免加深教育及社会的“裂痕”。从这两点来说,重点高校生源多元化值得推广。要建设全国一流大学,生源结构必须多样化,这样有利于高校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文化品质和内涵,也有利于高校长远发展。
3.答案提示
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第二,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城市教育经费附加应优先用于薄弱学校改造,切实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第三,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积极推行学生贷款制度,建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制度,实施勤工助学制度,开展特殊困难补助,实行学费减、免制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宏观调节力度,逐步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促进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加强对高考、中考加分的督察,完善相关政策。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