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周建松:2035年职教本科或达500所,职业教育重心要上移!
2025-07-03 14:31: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近日,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之平行论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长春举行。本次平行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和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共同承办。

  会议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理事长,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周建松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他针对职业教育领域普遍关心的职业本科建设和“新双高”建设等问题,分享了观点与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理事长,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周建松 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中国教育在线: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背景趋势下,如何走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路径备受关注。请您介绍一下此次平行论坛的相关主题和情况。

  周建松: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主要任务包括“八大体系”、“九大任务”。其中“八大体系”之一就是构建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此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虽压缩了论坛规模,但仍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作为平行论坛内容。按照学会要求,我们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精心组织,分论坛主要围绕两大板块展开,这也是当前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领域普遍关心的问题:一是职教本科建设,二是“新双高”建设。

  我们论坛上午的内容围绕职教本科建设展开,嘉宾发言均聚焦职教本科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例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葛道凯副会长在致辞中,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高学术含量的思考;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林宇主任作了“强国建设背景下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报告,围绕强国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提高适配性,构建职教体系过程中如何强化产教融合,如何实现“本科做大、专科做强、中职做优”等问题展开引领性发言;随后5位来自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不同地区,公办、民办不同类型院校的代表从各自角度分享了职教本科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我在会上则对职教本科的理论政策进行了回顾,对标《纲要》,针对职教本科发展质量全面提升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论坛下午的内容主要由六所各地不同类型的学校和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围绕高水平、高质量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分享。

  我们希望通过这两大板块内容,聚焦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关键和重点,针对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实现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为整个职教战线提供有益指导和帮助。

  中国教育在线:论坛整体内容非常丰富。您刚才也提到,职教本科是当下关注和讨论的重点。您认为职教本科院校的使命和担当是什么?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周建松:我认为,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职教本科必须加大力度、大力发展。我曾有一个判断,保守估计,到2035年我国将有350所左右的职教本科学校,职教本科招生比例会占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35%;如果乐观估计,到2035年职教本科学校可能会达到500所左右。我之所以持乐观态度,主要基于以下对国家形势的判断:

  一是政策导向明确。《纲要》明确将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职业本科教育作为技能型高校的独立类型,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空间。从2014年提出职教本科,到2019年试点,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稳步发展职教本科”的重要指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学校教育包括专科、本科及以上层次,《纲要》提出“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的规模和招生数量,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这些均为职业本科院校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社会需求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需补齐短板。同时,随着科技革命快速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发展,现有专科层次人才对产业变化的适应性不足,职业教育提升层次成为必然趋势。因此,今后一个阶段,职业教育重心上移是大趋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本世纪初,主要是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现在及今后,在继续做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同时,重点是做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职教本科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应发挥引领作用,引领职业教育培养技能成长型人才。此外,职教本科的发展对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以往高等教育偏重于精英教育,传授理论知识较多,强调动手实践操作较少,发展职教本科有助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进而改善国家人才结构。

  中国教育在线:“新双高”建设也是会议讨论重点,“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职业院校指明了方向,您是如何理解“新双高”建设的?

  周建松:目前,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双高”建设第一轮启动时限于专科层次高职院校,2017年最初的想法是建设一批“地方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学校,后来国务院文件和教育部、财政部的具体实施方案提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16字目标,这对于专科层次高职院校仍具有启迪意义,即其目标方向应是这16个字。

  2024年,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新双高”发展战略,赋予其“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14字要求,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双高”建设的新要求,即如何做好“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这篇文章,当前迫切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产教融合高质量和办学能力高水平。

  为什么要“产教融合高质量”?“产教融合”一词由职业教育首先提出,现已拓展到整个高等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找到产教融合的契合点至关重要。虽然产教融合已提出几十年,社会环境有所改善,但深度融合仍有差距,形式化现象较多,各方尚未形成合力。所以希望通过“新双高”建设,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实现大的突破,这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特别意义。

  为什么提“办学能力高水平”?“双高”建设根本上是为了促进学校办学水平提高,特别是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所以“新双高”特别强调专业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践条件与基地建设,这就抓住了办学能力高水平的核心。教学工作是学校办学的中心,也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五大要素”建设或“五金”建设,构成了“双高”建设的主要内容。下一步,推进“双高”建设的重点就是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习基地建设等,做好这五大建设,职业教育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能力必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理事长,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周建松在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上的访谈实录)

  本栏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策划、出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6-24 18:26:00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6-12 09:23:00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6-06 09:11:00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5-13 13: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