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著名指挥家钱骏平担任浙音室内管弦乐团艺术总监 室内管弦乐团、民族室内乐团新乐季启航
2025-09-11 16:29: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李志华)9月11日,浙江音乐学院举办室内管弦乐团艺术总监聘任仪式,并同步发布室内管弦乐团、民族室内乐团2025下半年新乐季演出计划。这是一次艺术的全新启航,在夏末秋初、乐韵流淌之际,为杭州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国际指挥家执棒,开启乐团新篇章

  发布会上,备受瞩目的“90后”著名指挥家钱骏平接下浙江音乐学院颁发的聘书,正式受聘为浙江音乐学院室内管弦乐团艺术总监。

  钱骏平是一位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指挥家,毕业于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及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2017年获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际指挥大赛金奖,此后多次在国际指挥赛事中获奖。曾任苏格兰皇家国立交响乐团助理指挥、巴黎管弦乐团轮换助理指挥,现任罗马尼亚萨图马雷利帕蒂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曾执棒伦敦爱乐乐团、BBC交响乐团、明尼苏达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国内外知名乐团,并多次在重要音乐节和歌剧院演出。合作众多国际知名独奏家及声乐艺术家,被誉为具有“非常天然的指挥才能”,是当今乐坛备受瞩目的中国青年指挥家之一。

  作为一名艺术实践融贯中西的中国指挥家,钱骏平既有对古典音乐的系统学习与深厚积淀,又具备新生代对前沿艺术的敏锐洞察与深刻反思。“室内乐精致而富有张力,能充分展现音乐家的个性与魅力,非常契合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对艺术品质与个人表达深度的追求。浙音室内管弦乐团专业而充满活力,将大有可为。”他表示,未来将致力于全面提升乐团的艺术水准,不断拓展演出曲目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引入国际顶尖资源、探索前沿活跃的演奏方式和演出模式,从而加强中国室内乐与国际的深度对话,为杭州乃至全国观众呈现更多高水准音乐会。

  双乐季启幕,中西交响共谱华章

  聘任仪式结束后,钱骏平与浙音民族室内乐团艺术总监王甫建,共同发布了两个乐团新乐季的演出计划。据悉,乐季将贯穿2025年9月至2026年1月,两个乐团将围绕“中西并行、双线共鸣”的艺术布局,共推出20场精品演出,打造“一场一主题、一曲一精品”的高水准室内乐盛宴,推动东西方音乐深度交融,丰富杭城艺术生态。

  浙音室内管弦乐团成立于2022年,成员由国内外优秀职业音乐家组成,并多次携手国际一流演奏家,参加“第五届中国歌剧节”等国内外大型活动和剧目演出近百场。

  在新任艺术总监钱骏平的带领下,本乐季以“古韵新声・中西回响”为主题,在众多国际知名艺术家联袂加盟下,既回溯经典、重新演绎室内乐的源头佳作;又对话西方,探寻声音艺术的新锐表达。例如,开季音乐会“苏格兰的传说”将于9月14日晚精彩上演,由钱骏平指挥、著名小提琴家林品任精彩演绎门德尔松与布鲁赫的经典之作。在随后的杭州现代音乐节期间,指挥家凯尔・皮克特与中提琴家刘瓅元共同对话前沿音乐,多部中外现代音乐新作将进行中国及世界首演。

  此外,钱骏平将携手宁峰、盛原、王晓明、Stefan Arnold、王雅伦等艺术家,演绎从巴洛克到现代、从西方经典到中国新作的多元曲目,展现室内乐的无限魅力。

  同样成立于2022年的浙音民族室内乐团由著名指挥家王甫建教授继续担任艺术总监,乐团汇集众多国家级重要民族器乐赛事获奖者,始终致力于推动传统经典及现代民族音乐的守正创新、繁荣发展,并受邀参演“欢乐春节”系列文化交流演出、国家大剧院“国乐之春”艺术节、良渚论坛主题音乐会等一系列国内外重大演出活动。本乐季以“历史凝望·时代华章”为主题,通过五大系列音乐会展现中国音乐的深厚底蕴与创新精神。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首场演出音乐会以“火祭——为了不能忘记的历史”为主题,于9月28日隆重启幕,通过《甲午祭》《火祭·1937》等作品铭刻民族记忆。随后,乐团还将演出《宋韵流声》《深秋叙》《乐·戏》等系列音乐会。《宋韵流声》还原宋词雅乐,《深秋叙》新编文人经典,《乐·戏》融汇戏曲精华,《大曲 神韵天地间》以百人阵容奏响《神曲》《长城》等经典力作,新年前品牌雅集《东西南北风之二》则将呈现地域民乐多彩风貌……整个乐季融历史文脉与时代精神于一体,展现中华民族音乐“守正创新”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此次签约及新乐季的启幕,是浙音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水平艺术实践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学院在职业乐团专业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上再次迈出关键一步。正如院长王瑞所说,此次签约是浙音秉持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不拘一格广纳英才的又一次生动体现。未来,在王甫建与钱骏平两位总监的引领下,两支乐团将以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艺术实践,搭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音乐沟通的桥梁,不仅为浙江文化繁荣注入新动力,更将为中国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贡献浙音力量。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358981171 2025-09-05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