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5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 专访铜仁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项光亚
2025-07-30 14:57:00
铜仁职业技术大学
  中国教育在线:2025年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成功举办的第18个年头,您认为本届交流周有哪些亮点?在此次活动中有哪些收获?
  项光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中国与东盟开展教育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是该交流周举办的第 18 年。经过 18 年的发展,此平台的建设成效显著,活动愈发丰富多样。其中,既有主旨演讲,也设有各类分论坛。特别是“中文 + 职业技能”活动,今年已举办至第三届。依据国家重大战略,将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有力推动了中资企业“走出去”,并为中资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依托这一平台举办的论坛也越办越好,反响良好,成效颇为显著。
  中国教育在线:近年来贵校在对外交流合作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果?能否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项光亚:铜仁职业技术大学自2011年起开始招收留学生,开创了贵州省职业教育招收留学生的先河。在过去十几年间,学校共招收了1000多名海外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过去十几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对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首先,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总结出“三轮递进、四能驱动、五位一体”的模式。该模式在全国国际教育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学校曾荣获国家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以及贵州省相关成果的最高奖,由此可见,这一成果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其次,自2011年招收留学生开启“引进来”战略的同时,学校坚持“走出去”。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学校与老挝开展了密切合作,在老挝设立分校,与巴巴萨技术学院合作,在巴巴萨开办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分校。依托分校,学校将自身的办学经验输出,为老挝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老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不仅开设分校,还积极输出办学成果,如教学资源库、优秀教师等,一方面提升了当地学生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当地教师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分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学校在国际教育领域开展了相关研究。依托国家民委“一带一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对办学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凝练并输出。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并通过海外分校平台得以落地,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学校在国际教育方面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走出去”战略实施以及国际教育研究这三个方面。

  中国教育在线:据了解,跨境电商和农产业等是铜仁职业技术大学的优势专业,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些专业目对外发展的成效?

  项光亚:铜仁职业技术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其专业设置横跨多个学科领域。尤其是农业专业,农学更是学校的优势与特色专业。在与海外分校的合作、课程标准输出以及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均依托这一优势专业展开,特别是农业专业,同时也涵盖电子商务专业。

  当然,在其他领域,如工业方面,学校也积极与相关国家开展合作。合作对象已从老挝拓展至泰国、冈比亚等国家,甚至辐射到非洲国家,学校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标准得以在这些国家落地,并获得了外方官方认可。应当说,学校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中国教育在线结合国内及学校优势,未来学校在国际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计划?

  项光亚:基于当前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我们需持续做好劳务分销工作;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随企业“出海”,与中资企业开展合作,为中资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服务。因此,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或许是与大型骨干企业合作,共同开办订单班,定制专门课程,既服务于这些企业的发展,也助力当地人才的本土化培养。这将是我们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任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